说说这个专栏的由来。
4月23日,我终于把约一个星期前校友活动的文章《两代共步麦里芝,校友疫后精神爽》整理出来发给理事会的校友们一阅。宏宇看了后就在群里写到:“建议在校友会网站来个明红专栏,欢迎所有的校友投稿连同读书分享,作为福大新加坡校友们未来的一个心灵窗口。” 我看了不以为意,觉得我关于校友会的文章都通过校友会公众号发出去给校友们阅读了,再发就没有必要了,而且,用我的名字命名就更不合适了。
宏宇的执拗我是领教过了。这不,他继续把这股劲使出来了。在我把家父帮忙改文章标题的那段花絮分享给校友们后,他发了私信给我,再次提出这个要求。我说校友会开个专栏可以,我也会尽量克服惰性多供稿,但觉得还是不要用我的名字。他于是又打电话来说服我,说目前为止,校友会文章大部分都是我写的,而且我的名字连接着老校长,本身就有号召力。我说不过他,就说我们就在理事会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吧。于是,我们列了各自的理由,他的理由就是他试图说服我的,我的主要理由是假设自己是校友,设身处地地想,我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文章投到别人的专栏啊?于是我们就在理事会群里列了两个选项让大家接龙:A.明红专栏,B. 其他,请建议。15个理事中除了我选B,一个没有投,其他13人都选了A,只是两人附加说明专栏专用。
这可给我出了难题,因为我还是觉得用我的名字作专栏名让我不自在。冥思苦想之下,我想到了用我名字的谐音“虹”,印象中有篇小说名字就是“虹”。我去Google了一下关于“虹”的释义:虹本义是天空中的小水珠经日光照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弧形彩带。因为虹像拱桥,所以古人常把虹作为拱桥的代称。
我想,以“虹”为名,可以象征着这是连接校友之间的桥梁,而且谐音我的名字,算是合了宏宇的建议。虽然我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影响力,但与我的名字相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督促我不要偷懒。
我把这个想法分享到理事会后,得到不少理事的支持,甚至还有人说这个建议是“一箭三雕”。怎么“三雕”对我来说不重要所以我没有问,关键在于这是我可以接受的名字,也没有人反对。
今天,看到初晗已经把“虹”专栏在校友网页建好了,我于是便觉得有必要把经过说说,同时行动起来。
在理事会群里搜了一下,发现宏宇在去年四月就首次提出“明红专栏”了。谢谢宏宇的用心和坚持,宏宇说专栏办起来后,他一个月内会投一篇稿。
我们就在这里等着宏宇的投稿,等着你的投稿。
亲爱的校友们,来吧!写吧!让我们一起把你我的点滴串起来,串成一首歌,反复吟唱;串成一道彩虹,点缀生活;串成一座桥梁,连接过去,通向未来。
(写于2022年5月4日)
历史阅读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About the author